文化中国行丨蜀绣如何让巴蜀文明“活”在当下
成都平原“天府之国”的活千年桑蚕文明和蜀地独特的人文禀赋,孕育了“严谨细腻、文化文明气韵生动”的中国蜀绣。
从“蜀中之宝”到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行丨三千年来,蜀绣蜀绣以针脚平齐、何让线片光亮的巴蜀独特语言,绣出巴山蜀水的当下钟灵毓秀,更织就华夏文明的活气象万千。
针线穿梭三千年文明,文化文明至今绽放万千姿态。中国如今的行丨蜀绣,可以是蜀绣《锦春图》中隐隐浸润的工笔章法,勾勒山水空灵,何让也可以是巴蜀油画中跳动的色彩,迸发炽烈生命力;既能承载青铜重器的古老威严,亦可化作鬓间摇曳的步摇流光。
64岁的孟德芝出生于四川成都的蜀绣世家,从事蜀绣已有40多年,在她看来,蜀绣之美既根植于巴蜀文化的沃土,又超越了地域局限。
国家级非遗蜀绣代表性传承人 孟德芝:蜀绣能够展现很多方面的美,特别是我们巴蜀文化。绣大熊猫、鲤鱼,这些是跟我们传统文化有关系的。
蜀绣针法分12大类、多达122种,最具特色的属锦纹针,它源自同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蜀锦:通过规则几何针迹的精密排列,模仿蜀锦织物的纹理结构,形成“针为经、线为纬”的独特刺绣效果。
国家级非遗蜀绣代表性传承人 孟德芝:用铺针的方法把底色给它铺上,做经纬的坐标出来,去固定它的一些线条。不同的纹样,拴花的方法是不一样的,有些是拉花,有些铺花、晕花。
通过多个层次、不同方向的针迹交错,最终实现:移步换色、以针代织,呈现出丰富立体的织锦质感。时光的淬炼,既是每一位绣工蜕变的必经之路,更似一脉活水,滋养着针法技艺的生生不息。
蜀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孟德芝:根据色彩的变化,它的深浅明暗我们就改进了,比如说裙子上面就铺深一点,下面就浅一点,纹样也是,不是一个颜色做纹样,而是有过渡的变化。后来又加了一些金银线,看起来更加华贵。
在持续探索中,蜀绣技艺不断实现突破和创新。20世纪80年代,四川成立蜀绣研究所,在传统双面绣基础上研制出“三异绣”,在同一绣料上实现正反异色、异形、异针法的绝技。如今,新一代从业者正积极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:通过AI算法生成主题纹样,设计师精心调校后,再由绣工以精湛技艺呈现,最终将数字创意转化为充满生命力的绣品,让蜀绣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得生机勃勃。
- [2025-05-14 01:51] 三江源生态摄影展在深圳举办
- [2025-05-14 01:49] “大托管”绘出农业丰收景
- [2025-05-14 01:43]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安徽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
- [2025-05-14 01:39] 天坛 除了祭天还有这些你不知道的故事
- [2025-05-14 01:12] 厦门市智能医疗器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验收
- [2025-05-14 01:12] “三体”沉浸式体验落户多地,科幻在线下走进现实
- [2025-05-14 00:51]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农业农村投资动能强劲
- [2025-05-14 00:47] “南三集粹”未退费就关店 四川省消委会为充值会员讨说法
- [2025-05-14 00:43] 厦门市智能医疗器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验收
- [2025-05-14 00:41] 村子很“潮”:安徽归巢游子“唤醒”青山
- [2025-05-14 00:25] 青云智上 AI新视界
- [2025-05-14 00:23] 老外不远万里来“取经” 《黑神话:悟空》制作人谈出圈密码
- [2025-05-14 00:16] “网络影视反盗版联盟”成立,重点打击网盘侵权等
- [2025-05-14 00:11] “和东坡·交个朋友”宴集发布,将前往美法日等国推介东坡美食
- [2025-05-14 00:00] 党的二十大代表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
- [2025-05-13 23:50] “大托管”绘出农业丰收景
- [2025-05-13 23:50] 图集:“非遗焕新购物月”活动启动现场再现中式文化多元消费场景
- [2025-05-13 23:47] 号称“预防近视” 酸奶广告如此宣传涉嫌违法
- [2025-05-13 23:43] “精彩冬奥”中国结亮相天安门广场
- [2025-05-13 23:30]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•我们的新时代|乡野抽检 擘画青春瑰丽画卷